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檔案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治國理政的重要載體,檔案工作是一項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事業。根據省人大常委會2018年監督工作計劃,7月中旬,常委會組織執法檢查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江蘇省檔案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檔案法和省條例)貫徹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此次執法檢查,常委會主任會議高度重視,研究審定了執法檢查方案,明確了執法檢查的指導思想、方式方法和要求。7月9日,檢查組聽取了省政府及省檔案局、編辦、發改委、財政廳等部門關于實施檔案法和省條例的情況匯報。隨后,許仲梓副主任帶隊,實地檢查了泰州市及海陵區、常州市及武進區等地實施檔案法和省條例的情況。委托南京和連云港市人大常委會在本行政區域內同步開展了執法檢查。9月13日,召開了執法檢查組第二次會議,研究通過了執法檢查報告。現將執法檢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貫徹實施情況和主要成效
省政府及省檔案局等部門認真貫徹實施檔案法和省條例,自覺踐行依法治檔的理念,不斷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充分發揮檔案工作在服務黨委政府決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保障民生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組織領導和工作保障不斷加強。省政府及相關部門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有力保障了檔案事業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一是將檔案事業納入省經濟社會“十二五”“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了江蘇省“十三五”檔案事業發展專項規劃,將檔案事業發展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二是將檔案工作納入省政府2017年、2018年十大主要任務百項重點工作。三是省財政本級預算撥付資金逐年增加,2016年4524.88萬元,2017年5031.65萬元,2018年預算6016.06萬元。四是將檔案學科技術帶頭人納入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評選范圍和省“333人才工程”培養計劃。
(二)依法治檔管檔工作不斷加強。近年來,全省各級檔案管理部門持續推進檔案法治宣傳教育和執法檢查。2015-2017年,各級檔案管理部門對8986家單位開展執法檢查,發出整改通知書429份。2016年省檔案局制定了《全面加強依法治檔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重大行政決策檔案管理工作的意見(試行)》,2017年制定了《江蘇省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和涉及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開發園區建設等配套辦法,初步形成了具有江蘇特色的較為完備的檔案工作規范體系。南京市在全省率先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檔案執法檢查。常州市通過“雙隨機、一公開”平臺在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中抽取對象開展現場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公開,有力促進了檔案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三)檔案館庫建設和檔案管理不斷加強。各級政府按照檔案法第五條和省條例第三條關于維護檔案完整與安全的規定,全面加強各級檔案館庫以及設施設備建設,檔案數字化率不斷提高。截止2017年底,全省各級檔案館庫總建筑面積由“十一五”期末的36萬㎡增加到85萬㎡,增長達136%。全省國家綜合檔案館館藏檔案總量137399.46萬頁,累計完成數字化數量97348.45萬頁,存量檔案數字化率達到70.85%,很好地保護了檔案原件。南京市建鄴區建成全國首家“集中式數字檔案室”,該區成為全國唯一的數字檔案館室“雙示范”單位。常州市檔案館在2016年成功創建“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連云港市有10家通過了省檔案局5A級數字檔案室測評,東海縣、連云港開發區已完成館藏存量檔案的全文數字化。
(四)檔案公共服務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全省建成了國家級中小學檔案教育基地5個、省級31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04個,“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3個,通過“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系統測試5個,館藏檔案百分之百數字化檔案館10個,建成全國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縣10個。省檔案局指導建立援疆援藏專題檔案,指導阜寧縣建立6.23風災專題檔案。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成為國家檔案局“美麗鄉村建檔”國家級試點。《南京大屠殺檔案》《近現代中國蘇州絲綢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建成中國絲綢檔案館(蘇州)。蘇州工商檔案中心和常州檔案管理中心接收了大量改制破產企業檔案,解決了大批企業人員的后顧之憂。南京市、區兩級檔案館近兩年共分13批次向社會新開放檔案19.4萬多卷(件),提供查檔服務35萬人次。泰州市組織開展“檔案在你身邊”“永遠的光輝”等檔案專題展80多場。連云港市開展檔案便民服務,在檔案查閱窗口實現開放檔案信息在線自主查詢,完善了政務公開信息和招工、公證等多種涉及民生的專題數據庫。省檔案局與新華日報、揚子晚報、現代快報等媒體舉辦了檔案文化專版和專刊,創辦了江蘇檔案“兩微一端”。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全省各級政府認真貫徹執行檔案法和省條例,在促進檔案事業發展上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檔案事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從縱向看,檔案工作越往基層越薄弱。從橫向看,地區之間差距明顯,既有館庫設施、檔案設備等硬件方面的差距,也有檔案接收、整理、保管、利用和行政執法等軟件方面的差距。
(一)檔案館庫建設問題突出。檢查發現,我省檔案館庫等硬件設施建設在地區之間、館與館之間存在較大差距,與經濟大省地位不相匹配。目前,我省縣區級國家綜合檔案館還沒有達標的,南京2家、常州2家、淮安3家、連云港2家、泰州4家。南京和泰州個別地方還沒有檔案機構和館庫。常州市武進區、泰州市海陵區、高港區檔案館庫面積嚴重不足,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宿遷市有的縣檔案館近一半庫房被別的部門用于辦公。有的檔案館雖已建成,但建筑質量不合格,館庫防水、消防、安防和溫控、網絡系統等方面都存在問題。全省各類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區和新區,普遍沒有依法設立檔案機構,沒有符合條件的檔案室和檔案管理人員,是我省檔案工作的薄弱環節。
(二)檔案公共服務水平有待提升。檔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能力還不夠高,主動服務、超前服務還不夠到位。有些地方檔案公共服務意識不強,檔案資源整合力度不夠,優質高效的檔案信息資源有效供給不足。檔案資源建設覆蓋面不廣,門類不全,有的地方還沒有收集整理改制破產企業等應當歸檔的檔案,檔案公共服務難以滿足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需求。檔案公共服務方式方法創新不夠,檔案信息服務產品開發不多,社會化開發利用的力度不大。特別是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和發揮媒體作用不夠。
(三)檔案信息化水平還不夠高。建立檔案資源共享體系,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是“十三五”全省檔案事業發展重點。但從檢查情況看,目前我省檔案信息化數據的互聯互通不夠,與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民眾少跑腿”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省數字檔案館建設項目去年才立項。目前,省檔案館館藏紙質檔案全文數字化率不到40%,全省館藏存量檔案的數字化率現有統計達到了70.85%,但實際上很多到期檔案還沒有依法接收進館,綜合統計全部應進館檔案的數字化率只能達到全國中等水平。從整體上看,我省檔案信息化服務的質量、效率、廣度和深度,都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四)檔案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從檔案系統內部看,我省檔案系統人員年齡相對老化、專業人才比較緊缺。蘇北不少縣區檔案局的人員80%已超過50周歲。許多檔案館非專業人員占比超過一半,普遍缺少檔案專業技術人才。從檔案系統外部看,很多部門單位檔案室雖明確了一名檔案工作人員,但經常換人并大多身兼數職,無法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放在檔案工作上,造成檔案基礎業務工作滯后。
(五)檔案專項事業經費還不充足。檢查中發現,有的檔案局館只有辦公經費,檔案數字化、檔案搶救保護、陳列展覽等專項事業經費沒有列入財政預算。我省財政投入與先進兄弟省份相比相對較少。以2017年檔案專項事業費為例,浙江全省各級財政安排檔案專項事業費38037萬元,廣東全省各級財政安排檔案專項事業費26839萬元,而我省各級財政安排的檔案專項事業費僅有17299萬元。由于檔案專項事業經費不充足,很多檔案資源價值難以挖掘,檔案宣傳工作難以擴大,檔案業務工作難以拓展。
(六)檔案執法力度有待增強。檔案法第六條第二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檔案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事業”。檢查發現,有的地方對檔案執法重視程度不夠,檔案法治觀念淡薄。檔案法和省條例實施以來,真正立案查處的違法案件較少,執法缺少剛性、系統性和協同性,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都有待進一步提升。有的縣區檔案部門沒有依法設立專門的法制機構,缺少專業的執法人員,執法隊伍建設滯后。有些地方存在不敢執法、不愿執法、不會執法的現象,檔案行政執法水平不高。
三、幾點建議
根據本次執法檢查情況,圍繞“聚焦基礎業務,聚力開發利用,推動江蘇檔案事業高標準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現提出如下建議:
(一)要圍繞聚焦基礎業務,盡快補齊檔案館庫建設短板。把促進檔案事業均衡發展作為重要目標,加大財政投入,高標準高質量全面推進館庫建設,盡快補齊我省檔案館庫建設的短板。要重點研究解決這次執法檢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對沒有達到國家綜合檔案館建設標準的,要列出整改清單,發出整改通知書,責成有關方面限期整改。各級政府要加強檔案館庫建設項目質量監管,確保工程質量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二)要圍繞聚力開發利用,全面提升檔案服務水平。做好新時代檔案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黨管好檔、為國守好史、為民服務好。按照“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定位,根據新形勢新任務需要,深入挖掘檔案價值,在系統開發利用、深度開發利用和精準開發利用上下功夫。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檔案的挖掘利用要緊緊圍繞黨中央和省委關注關心的重大問題、圍繞意識形態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創新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把檔案部門的資源優勢、專業優勢和現代傳媒的傳播優勢充分融合起來,加大優秀檔案產品開發力度,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和江蘇故事,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積極貢獻。
(三)要圍繞高標準高質量,推動檔案事業改革創新。要著力推進檔案服務的供給側改革,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高端供給。要加快省數字檔案館建設,加強電子檔案歸檔和異地備份,做好各類檔案的整理著錄、鑒定開放、數字化和資源共享等工作。要優化便民服務,滿足社會各界日益增長的查檔用檔需求。要深入研究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化條件下檔案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對新形勢下社會檔案建設的指導和服務工作,超前研究和謀劃檔案工作的變革與轉型、創新與發展問題,加快檔案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四)要圍繞高素質專業化,切實加強檔案人才隊伍建設。要把檔案系統人才培養作為檔案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健全培養機制,加大培養力度,搞好梯隊建設,把好入口關,著力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優秀人才,逐步解決“人不夠用、人不能用”的問題。同時,要加大立檔單位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專業素質。要確保在新一輪的機構改革過程中,檔案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五)要圍繞依法履職,落實依法治檔管檔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擺上重要位置,將檔案法律法規真正落到實處。要堅持問題導向,緊盯突出問題,加大執法力度,強化執法監督檢查,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要抓緊研究制定全省檔案社會化服務管理辦法,推進檔案中介服務規范化建設。要轉變執法方式,實現常態執法,進一步健全和規范檔案行政執法行為,奮力開創檔案事業依法管理的新局面。
以上報告,請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