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協
            江蘇人大網 > 新聞中心 > 圖文解讀 > 正文
        加強生態環保立法 護航美麗江蘇建設
        ——《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解讀
        2024-04-07 14:50  來源:法制委 法工委  作者:法工委

        《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全票通過,將于今年6月5日起施行。條例的制定出臺,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舉措,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全面推進美麗江蘇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立法目的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生態文明建設念茲在茲、尤為關注,親自擘畫了“強富美高”新江蘇宏偉藍圖,要求江蘇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1993年制定的《江蘇省環境保護條例》,因與國家相繼制定修改的環保領域法律法規不一致、與生態環境保護新形勢不相符,于2018年被廢止,隨后我省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缺少一部具有統領性的綜合法規。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動構建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以美麗江蘇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制定條例十分必要。

        立法工作思路

        條例不僅是省人大常委會重要立法項目之一,也是列入省委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的重大立法事項。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決策部署,積極推進條例制定工作。本次立法總體思路包括:一是堅持黨的領導,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黨的二十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和省委部署要求;二是維護法治統一,處理好與環境保護法等上位法和我省相關法規之間的關系,確保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協調一致、有效銜接;三是解決實際問題,聚焦當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難點和挑戰,強化制度設計,提出法治化應對之策;四是彰顯地方特色,總結提煉全省各地成功做法和寶貴經驗,固化上升為法規規范,推動完善符合江蘇實際、具有江蘇特色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

        條例主要內容

        條例分為總則、監督管理、生態保護修復、環境污染防治、綠色低碳發展、法律責任、附則等七章,共八十四條。主要內容有:

        (一)完善保護責任體系

        規定政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管理機構、群眾自治組織以及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生產經營者、公民等主體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要求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和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數字化建設,深化數字技術應用。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工作,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對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質量標準、風險管控標準、分區管控方案、功能區劃以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編制實施提出要求。規定區域限批、督察、約談、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環境信用評價、掛牌督辦等制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落實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實行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規定人大、檢察機關、公眾、媒體等方面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監督的內容,并要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機構應當依法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便利。

        (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

        要求建立生態狀況調查評估機制,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強化自然保護地、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強水土保持空間管控。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建設,編制自然生態保護修復行為負面清單。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規定生態產品基礎信息普查制度、動態監測制度、價值評價機制,推進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應用,推動建立生態產品經營管理平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產品經營開發,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碳匯交易,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區分生態環境損害可以修復和無法修復情形,分別規定賠償義務人的修復和賠償責任,規定生態環境損害索賠磋商的內容,要求相關部門和機構與檢察機關加強溝通協調。

        (三)強化污染防治措施

        規定環境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重點攻堅、協同治理,明確排污單位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加強排污許可管理,實行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排污總量指標儲備管理制度。加強水功能區水體水質監管,加大長江、太湖、淮河等重要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強化飲用水水源保護。加強船舶污染物、建設工地揚塵等污染防治,明確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涂料等使用要求。完善建筑物外墻使用反光材料以及室外燈光廣告、照明設備管理措施。強化重點重金屬產生單位監管和農業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運維管理,建立環境健康、新污染物的調查、監測、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制度。要求新建排放重點污染物的工業項目原則上進入符合規劃的園區,鼓勵相關已建工業項目進入園區。加強第三方機構管理,禁止弄虛作假并規定相應法律責任。明確自動監測、人工監測適用情形和監測數據公開要求。加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鼓勵支持多元化方式投資配建環境保護公共設施,推動污染防治設施等向公眾開放。強化環境應急管理,要求排污單位對重大環境安全隱患制定治理方案,及時予以消除。

        (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要求省、設區市政府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進機制,落實碳達峰碳中和任務。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加快建立以低碳為特征的產業體系、能源體系和交通運輸體系,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強綠色科技創新,推進有關重點領域以及相關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強碳排放配額清繳監督管理,推進碳排放配額交易。采用差別化價格政策引導節約和合理使用資源能源,明確懲罰性電價政策適用情形。鼓勵建立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激勵機制。

        相關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级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五月激情婷婷日韩| 天啪天天久久天天综合啪| 午夜在线社区视频|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疯狂性受xxxxx另类| 嗯嗯啊在线观看网址| 黄在线观看www免费看|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中国精品白嫩bbwbbw| 日韩美女在线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1024香蕉视频| 夜色资源网站www| 中国孕妇变态孕交XXXX| 日韩亚洲欧美性感视频影片免费看|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男人添女人下部全视频|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wwwxxxx在线观看| 成年美女黄网站18禁免费|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xxx|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美女隐私免费视频看| 国产后入又长又硬| 亚洲制服欧美自拍另类| 国产高潮刺激叫喊视频| videsgratis欧美另类| 成人欧美精品大91在线| 久久强奷乱码老熟女| 欧美xxxxx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看另类|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