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揚州的鄉野阡陌,振興新景處處可見。昔日沉寂的舊校舍,如今已變身為熱鬧便民的生活廣場;盤活利用的工業土地與閑置廠房內,嶄新企業的機器轟鳴,奏響著鄉村產業發展的樂章;修繕一新的鄉村禮堂舞臺,煥發活力,將新時代文明的暖意送入尋常百姓家……
推動這一系列變化的,是揚州市在基層國有資產監督機制上的創新探索。2024年8月,揚州市人大常委會選取氾水鎮等15個鄉鎮作為試點,要求鄉鎮政府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專項報告國有和集體資產管理情況。至2025年初,所有試點單位均順利完成“首次報告”工作。這也標志著揚州人大對國有資產管理的監督觸角有效延伸至基層“最后一公里”,有力推動了鄉鎮國有資產管理的規范化、透明化進程。
揚州市人大常委會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我們堅持‘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的原則,從試點先行到逐步推開,從建立報告制度到深化全過程監督,持續、扎實地推動鄉鎮人大監督國有和集體資產管理工作走深走實。”
如今,一幅幅熱氣騰騰、活力迸發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揚州鄉鎮街道間加速鋪展。
摸家底:“地毯式”清查 厘清資產底數
“各鄉鎮要建立起財政部門牽頭,辦公室、農經、資規等部門參與配合的資產清查機制,以資產云、農村‘三資’管理系統等平臺為依托,摸清涵蓋行政事業性、企業、自然資源等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底數……” 2024年8月起,揚州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會同市財政、資規、國資、農業農村等部門,指導試點鄉鎮清查國有和集體資產情況。
如何讓閑置土地“用”起來?讓沉睡資源“活”起來?讓各類資產“動”起來?“那就得先摸清家底,地毯式清查!”揚州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首批選定氾水鎮等15個鄉鎮作為試點。工作啟動截至2024年末,厘清15個試點鄉鎮國有資產總額156.46億元,其中:固定資產52.02億元,占國有資產總額的33.2%;流動資產104.3億元,占66.7%;在建工程等0.1億元。集體資產總額1.37億元,其中:固定資產0.97億元,占集體資產總額的70.8%;流動資產0.4億元,占29.2%。此外,還擁有閑置土地560畝,未評估房產46萬方。
曬太陽:“清單化”監督 規范資產管理
鄉鎮一處處地跑,國有資產一個個地看。通過人大監督、群眾參與,把這些“祖輩就在”“從小就有”的資產指給政府看、帶著政府轉,促使更多被“遺忘”的公有資產回到人們的視野,記進政府的“清單”。
“在樸席鎮的監督清查中,我們就發現賬外資產69件,包括土地產權類資產1宗、房屋建筑類資產36處,其中含部分問題資產,還有設備家具類資產32件。”樸席鎮負責人告訴記者,要想監管好,就要先理好賬本,才能明明白白。
2024年7月,揚州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組織調研組,由常委會分管領導帶隊,分別到邗江區、高郵市、儀征市部分鄉鎮、街道開展調研,聽取鄉鎮、街道國有和集體資產管理現狀的報告,實地查看存量資產管理情況,詳細了解存量資產管理、閑置資產盤活、歷史遺留矛盾處置等方面的困難,會同市級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分析研究、答疑解惑。
試點工作部署后,15個試點鄉鎮均將國有和集體資產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并以黨委名義印發建立國有和集體資產報告制度文件,明確政府在人代會上報告的重點、范圍和形式,督促政府明確專人牽頭資產管理工作,明確機構對國有和集體資產實施“清單化”管理。
如今,在廣陵區灣頭鎮,萬福村依托灣頭玉器特色小鎮區位優勢,將原有灣頭渡口和旭東船廠資產進行盤活利用,打造老碼頭文創園,實現年出租收益50萬元。沙聯村秉著“以資金變資產,以資產促增收”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將村集體拆遷后得到的3500萬元投資建設“沙聯鄰里中心綜合樓”項目,實現年租金收益超200萬元。
在寶應縣氾水鎮成莊村,由原學校和老加工廠改建的標準化廠房,通過招租,成功引進企業入駐,每年為村集體增加經營性收入15萬元。
全覆蓋:“主人翁”意識 提升資產效益
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揚州市人大常委會在工作推動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問題。比如,由于資產清查時間比較緊,資產清查不夠徹底。 “重核算輕管理”、資產管理與會計核算“兩張皮”現象比較普遍。再比如,部分資產由于歷史原因,產權權屬不明晰。部分資產缺乏相關手續,難以進行確權登記,資產處置與增值存在困難。
“人大作為監督者,在督促政府把資產情況搞清楚的同時,也在促使相關資產管理者理順產權關系、完善法律手續,把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形成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揚州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負責人表示,近期,揚州市人大常委會印發了《鄉鎮人大監督國有和集體資產管理工作指南》,繼續推動鄉鎮人大監督國有和集體資產管理工作,首先解決資產監督“全覆蓋”的問題。“及時總結試點鄉鎮(街道)的成熟經驗,由試點向全市全面推廣,由鄉鎮向村組鋪開,要求全市非試點鄉鎮在今年年中人代會上實現資產報告‘全覆蓋’。”其次,解決資產監督“全口徑”的問題。“結合我市實際,研究制定鄉鎮資產報告報表體系,督促政府資產報告做到‘全口徑’。”最后,是解決資產監督“全過程”的問題。“靈活選用或疊加使用執法檢查、工作評議、特定問題調查、詢問質詢等多種監督方式,積極探索人大監督與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紀檢監督的協同聯動。”積極發揮各方作用,形成推進工作的整體合力,共同推動人大監督國有和集體資產管理工作走深走實,有力服務保障鄉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王翼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