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法治這一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對于新征程上堅持和完善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具有重要的意義。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通過的《中共江蘇省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決定》,緊扣“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重大使命,明確了全省今后一個時期的改革目標任務,對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法治江蘇建設體制機制作出了部署。常州市人大常委會將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決定精神,進一步強化把人大工作放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大背景中定位謀劃的自覺,堅持守正創新、穩中求進推進人大改革和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奮力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常州答卷作出人大貢獻。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積極助推改革。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人大機關作為政治機關,要發揮好職能作用,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充分運用人大職權、發揮法定優勢、通過法定程序,全力支持市委和“一府一委兩院”改革,自覺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落實到推進“532”發展戰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新能源之都和“兩湖”創新區發展等重點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以高質量立法保障改革和法治相統一、以高效能監督助推改革任務落地見效、以高水平代表工作凝聚改革攻堅的強大合力,為全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撐。另一方面,始終堅持在市委的領導下推進人大領域的改革,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充分發揮常委會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切實把準人大領域改革的重點和方向,統籌安排好改革舉措的先后順序、節奏時機,在方向立場上守正不偏,在法律框架內積極探索,在工作實踐中勇于創新,確保人大領域改革取得突破、富有成效,更好助力常州改革發展。
緊盯人大重點領域有序推進改革。人大領域改革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決定》涉及人大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2個方面16項具體改革任務,內容涵蓋健全人大對“一府一委兩院”監督制度機制,強化預決算、國有資產和政府債務監督,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及區域協同立法,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開展人大協商、立法協商,完善論證、評估、評議、聽證等制度。要進一步深化立法領域改革,始終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加強人大主導,充分發揮立法引領保障作用,確保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相銜接。及時制定深化改革需要的法規,圍繞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任務加強法制供給,加快制定出臺科技創新促進、智能制造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租賃廠房安全管理條例等。做深做實立項、起草、論證、評估等環節立法協商,擴大代表和群眾對立法工作的直接參與,建立健全不同領域法規,針對性開展與相關民主黨派重點協商機制、重點征求對象庫制度。圍繞長江大保護、太湖水污染防治、錫劇保護等,積極探索區域協同立法。進一步深化監督領域改革,健全人大對“一府一委兩院”監督的制度機制,強化人大預決算和國有資產管理、政府債務管理監督,重點在加強對政府重大財政政策變化情況、預算績效評價結果運用的監督,推動預算、國有資產、債務監督工作有效貫通和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上下功夫。總結常州人大國有資產管理監督評價指標體系經驗做法,形成常州人大改革標識。健全人大議事規則和論證、評估、評議、聽證制度,探索在規劃和民生、環保、預算審查等議題中更多引入第三方評估,強化定量分析,提高科學性、精準性。在質詢、特定問題調查等剛性監督上敢于突破,深入研究完善對選舉任命干部履職評議的指標體系和形式,建立向有關機關部門移交監督中發現問題線索和問責建議機制,增強剛性和權威性。加強對監委專項工作監督,深化“三百”活動、“兩官”履職評議等司法監督,探索人大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檢察監督等貫通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上下聯動、區域聯合執法檢查工作的制度機制,探索更多新的生動實踐。踐行重大理念廣泛凝聚改革合力。《決定》提出要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建設,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常州人大按照市委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市域樣板的目標要求,積極構建“1+4+1+N”實踐路徑,充分發揮打造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市域樣板決定的引領作用,立法、監督、代表、民生實事領域4項制度的規范作用,常州人大歷史展示館的展示作用和創新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形成具有常州“辨識度”的制度成果和實踐成果。不斷改革創新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工作,持續擦亮“六個常有”民生名片,努力為全省推進民生實事票決工作提供更多有效的經驗做法。積極探索開發區人大工作,推動代表通過代表家站點、代表聯席會議參與基層治理、基層協商,形成立法、監督、決定、代表工作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系統完備的制度標準規范,代表家站點、基層立法聯系點、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觀察點等載體專業規范,以及有效吸納民意民智、開展人大協商運行機制規范。同時,充分發揮全市5000多名人大代表勇立改革潮頭的表率作用,匯聚全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
發揚“四敢”精神勇挑改革重擔。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江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常州人大將在省人大的有力指導下,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強化改革擔當,自覺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持者、參與者,不斷提升服務改革、推動改革的能力水平,以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精神,推進人大履職理念、方法、機制迭代更新。當前,要深入研究人大改革具體舉措,認真對標對表中央部署、法律規定和上級人大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全面準確把握人大領域改革任務,歸納形成務實具體的改革工作清單,謀劃好常州人大改革的“施工圖”,努力形成人大領域改革的常州做法,為全省全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系常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