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專訪】
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
——訪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信長星代表
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高度重視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再次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經濟大省挑大梁必須把握好的四個著力點,其中第一個就是“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信長星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江蘇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扛起挑大梁責任,以“打頭陣”的高度自覺,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努力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一是著力抓好科技創新??萍紕撔率钱a業創新的源頭活水,對產業創新具有引領支撐作用?!敖K科教資源豐富,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已達3.33%,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二,有條件整合資源、集成優勢,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毙砰L星代表表示,江蘇將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著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揮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試驗區牽引作用,建好用好全國首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以人為中心構建更具活力的創新生態,不斷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
信長星代表指出,江蘇將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前瞻性、戰略性需求導向,深化“應用基礎研究特區”建設,加快培育“從0到1”的策源力。組織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統籌推進科技重大攻關和前沿技術研發項目,力爭在持續突破高端裝備、高端芯片、核心零部件等“卡脖子”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形成一批原創性、顛覆性創新成果。
二是著力抓好產業創新??萍汲晒D化為現實生產力,表現形式為催生新產業、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信長星代表說,江蘇是制造業大省,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G工廠、卓越級智能工廠數量均居全國前列,擁有14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江蘇將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聚焦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不斷塑造產業發展的先導優勢、特色優勢和綜合競爭優勢。
信長星代表介紹,在傳統產業升級上,江蘇以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連接為抓手,加強技術改造,推動數字賦能,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向價值鏈高端邁進、向技術工藝高峰攀登;在新興產業壯大上,江蘇持續鞏固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優勢,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推進低空經濟等產業發展,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在未來產業培育上,江蘇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導體、未來網絡等成長型未來產業,積極布局量子科技等前沿性未來產業,加快構建“10+X”未來產業體系,以未來產業開創產業未來。
三是著力抓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信長星代表指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迫切需要。江蘇在兩者融合上有一定基礎和優勢,去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首次超過50%,但要“打頭陣”,還需要下更大氣力打通制約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的各種堵點卡點,更好地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以產業需求牽引技術突破。
信長星代表透露,江蘇圍繞搭建平臺,加快建設以蘇州實驗室、紫金山實驗室為核心,44家全國重點實驗室為基干,太湖、鐘山、云龍湖實驗室為支撐的實驗室矩陣,高質量建設中國科學院工業人工智能研究院,進一步健全跨領域、多學科、大協作的創新網絡。江蘇圍繞健全體制機制,加快推進科技及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深化科技計劃和經費管理改革,持續放大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改革“試驗田”效應,更加有效地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江蘇圍繞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智改數轉網聯”向中小企業拓展,深入實施“筑峰強鏈”企業培育支持計劃和獨角獸企業培育倍增行動,穩步壯大龍頭型和高速成長型科技領軍企業,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以更多優質企業孕育更多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