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協
            江蘇人大網 > 權威發布 > 省級法規 > 正文
        江蘇省檔案管理條例
        2025-07-09 18:12

        (1998年8月28日江蘇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3年4月21日江蘇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改〈江蘇省檔案管理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7年6月3日江蘇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于修改〈江蘇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等二十六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21年9月29日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關于修改〈江蘇省河道管理條例〉等二十九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根據2025年5月30日江蘇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關于修改〈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等十二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第四次修正)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檔案機構及其職責

        第三章 檔案的管理

        第四章 檔案的公布和利用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檔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護和利用檔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檔案收集、整理、保護、利用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從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

        第三條 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維護檔案的完整、準確與安全,便于社會各方面的利用。

        第四條 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檔案工作,將檔案事業列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檔案機構,確定必要的人員編制;加強檔案基礎設施建設,檔案事業發展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保障檔案事業與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相協調。

        第五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公民,都有保護檔案的義務,享有依法利用檔案的權利。

        對在檔案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或者向國家捐獻重要、珍貴檔案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檔案機構及其職責

        第六條 省檔案主管部門主管全省檔案工作,對全省檔案事業實行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監督指導;設區的市、縣(市、區)檔案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工作,并依法進行監督和指導。

        縣級以上地方檔案主管部門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

        (二)制定本行政區域檔案事業發展規劃和檔案工作制度規范,并組織實施;

        (三)監督、指導本行政區域檔案工作,組織監督檢查,依法查處檔案違法行為;

        (四)組織、指導本行政區域檔案理論與科學技術研究、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宣傳教育、檔案工作人員培訓;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其他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本系統、本行業的檔案工作以及所屬檔案館(室)的業務指導,提供必要的條件,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保障檔案工作的開展。

        第八條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指定人員負責管理本機關的檔案,并對所屬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

        第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各類檔案館是集中管理檔案的文化事業機構,業務上接受同級檔案主管部門的監督和指導,負責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自分管范圍內的檔案:

        (一)綜合檔案館收集和管理本級國家機關、政黨、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及其所屬機構形成的檔案,本級分管范圍內各歷史時期的檔案和有關資料;

        (二)專門檔案館收集和管理某一專門領域或者某種特殊載體形態檔案;

        (三)部門檔案館收集和管理本部門及其直屬單位形成的檔案;

        (四)企業事業檔案館收集和管理本單位及其所屬機構形成的檔案。

        第十條 各級各類檔案館由同級檔案主管部門依據國務院有關規定統籌規劃,各級綜合檔案館、專門檔案館和專業主管部門設置的部門檔案館,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設立。

        第十一條 各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負責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單位的檔案,按照規定向有關檔案館移交檔案,并負責對所屬機構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

        臨時機構應當明確專人負責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機構的檔案,接受同級檔案主管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第十二條 檔案工作人員應當忠于職守,遵守紀律,保守秘密;應當具備檔案專業和相關專業知識,接受專業知識的繼續教育和培訓。

        第三章 檔案的管理

        第十三條 按照國家規定應當形成檔案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建立檔案工作責任制,確定檔案工作組織結構、職責分工,落實檔案工作領導責任、管理責任、執行責任,健全單位主要負責人承擔檔案完整與安全第一責任人職責相關制度,明確檔案管理、檔案基礎設施建設、檔案信息化等工作要求。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發生機構變動或者撤銷、合并等情形時,按照國家規定的歸屬與流向及時進行檔案的清理、移交。

        第十四條 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應當妥善管理在建設過程中形成的檔案。

        城市規劃區域內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應當向所在地城市建設檔案機構登記并接受其檔案檢查和驗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城市建設檔案機構報送工程建設檔案。

        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應當將項目的基本概況向同級檔案主管部門備案,依法接受其監督、檢查和指導;工程竣工時,檔案主管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參加檔案驗收。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向主管部門或者檔案機構報送檔案。

        第十五條 重大科學技術研究項目建檔工作,應當與項目立項、計劃進度、成果驗收鑒定和評審同步,各類檔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存。同級檔案主管部門和科技檔案機構應當對科技檔案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檔案不完整或者不準確的,不得驗收鑒定。

        第十六條 按照國家規定應當立卷歸檔的材料,必須由形成者收集齊全并整理立卷,定期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集中管理,任何個人不得據為己有。國家規定不得歸檔的材料,禁止擅自歸檔。

        第十七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向有關的國家檔案館移交檔案。屬于省級、設區的市級國家檔案館接收范圍的檔案,自檔案形成之日起滿二十年即向有關的國家檔案館移交;屬于縣級國家檔案館接收范圍的檔案,自檔案形成之日起滿十年即向有關的縣級國家檔案館移交。

        專業性較強或者需要保密的檔案,經同級檔案主管部門檢查和同意,可以延期向有關的國家檔案館移交。已撤銷單位的檔案可以提前向有關的國家檔案館移交。

        由于單位保管條件不符合要求或者存在其他原因可能導致不安全或者嚴重損毀的檔案,經協商可以提前移交有關檔案館保管。

        第十八條 各級各類檔案館(室)應當建立健全檔案的接收、收集、整理、保管、保密、保護、鑒定、銷毀、統計、利用等制度。

        第十九條 各級綜合檔案館應當廣泛收集和征集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資料。各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的要求,向檔案館報送各種地方政策、法規匯編,年鑒,志書,大事記等反映地方特色的出版物。

        第二十條 檔案館庫建筑應當符合《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有抗震、防盜、防火、防水、防潮、防強光、防高溫、防塵、防有害氣體和有害生物等防護設施,確保檔案安全。

        各單位應當配置檔案庫房和必要的檔案防護設施。特殊載體檔案應當采取特殊保護措施。

        第二十一條 各級各類檔案館(室)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檔案用品和裝具;根據需要和可能配備縮微、電子計算機、監控、溫濕度自動控制等先進設備和通訊設施,逐步實現檔案管理規范化和現代化。

        第二十二條 各級各類檔案館(室)對保密檔案的管理和利用、密級的變更和解密,依照有關保守國家秘密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

        第二十三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定期對本單位保管的保管期限屆滿的檔案進行鑒定,形成鑒定工作報告。

        經鑒定仍需繼續保存的檔案,應當重新劃定保管期限并作出標注;需要銷毀的檔案,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銷毀。

        嚴禁擅自銷毀檔案。

        第四章 檔案的公布和利用

        第二十四條 各級國家檔案館應當建立館藏檔案開放審核協同機制,會同檔案形成單位或者移交單位進行開放審核,分期分批公布開放檔案目錄,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向社會開放檔案。

        檔案應當自形成之日起滿二十五年向社會開放;經濟、教育、科技、文化等類檔案,可以少于二十五年向社會開放。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開放的檔案,經國家檔案館報同級檔案主管部門同意,可以多于二十五年向社會開放。

        尚未移交進館檔案的開放審核,由檔案形成單位或者保管單位負責,并在移交進館時附具到期開放意見、政府信息公開情況、密級變更情況等。

        第二十五條 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由國家授權的檔案館或者有關機關公布。集體或者個人所有的檔案,檔案所有者有權公布,但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所公布的檔案不得損害國家安全和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

        對寄存在檔案館的檔案,未經檔案所有者的同意,檔案館不得提供他人利用和公布。

        第二十六條 檔案的公布可以采用下列途徑:

        (一)出版物刊登檔案原文;

        (二)宣傳媒體公布檔案原文;

        (三)展覽、陳列檔案原件或者復制件;

        (四)出版發行檔案史料匯編;

        (五)在互聯網上傳播檔案原文。

        第二十七條 單位和個人持有合法證明,可以利用檔案館已開放的檔案。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公民根據經濟建設、國防建設、教學科研和其他工作的需要,利用檔案館未開放的檔案,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相關手續。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關法律、法規已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改正;逾期不改的,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檔案工作沒有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未按有關規定建立檔案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的;

        (三)檔案庫房缺乏防護設施,危及檔案完整與安全以及明知檔案面臨危險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

        (四)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泄露秘密,造成檔案損失的。

        第三十條 違反檔案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規定,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本條例所稱綜合檔案館,是指按行政區劃或者歷史時期設置的,收集和管理所轄范圍內多種門類檔案的檔案館。

        本條例所稱專門檔案館,是指收集和管理某一專門領域或者某種特殊載體形態檔案的城建、科技等檔案機構。

        本條例所稱部門檔案館,是指地方某些專業主管部門所屬的,收集管理本部門檔案的氣象、測繪等檔案機構。

        第三十二條 本條例自1998年11月1日起施行。

        相關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曰批视频免费40分钟试看天天|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dj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夜趣福利免费视频| 在我跨下的英语老师景老师 | 午夜在线观看免费影院|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国语4|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成年人在线网站| 日韩女同互慰专区|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网站|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妞干网在线观看视频| 大佬的365天第三季完整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潮流水| 国产猛烈高潮尖叫视频免费 | 欧美videosdesexo肥婆| 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 日本电影100禁| 小sao货求辱骂|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国产片**aa毛片视频| 四虎免费久久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a毛片久久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一区二三区|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XXXX99真实实拍|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