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人大常委會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關工作要求,6月19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魏國強帶隊在南京開展水運資源保護和利用專題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后到河海大學牛首山科技園水流實驗大廳和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鐵心橋試驗基地通航廳、長江下游廳等,查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二河樞紐、高等級航道升船機、長江下游航道等物理模型以及重大水運工程建設關鍵核心技術成果與應用,了解我省淮海流域、長江流域水運資源利用情況,聽取航道、港口工程建設技術研究情況介紹。在省人大機關召開座談會,與省政府有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負責同志、行業專家探討交流水運資源保護和利用面臨的困難問題,聽取意見建議。
魏國強在講話中強調,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既是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也是交通強省建設的題中之義,對于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有著重要意義。他指出,圍繞水運資源保護和利用開展專題調研,是省人大常委會落實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和信長星書記在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閉幕會上的部署要求的具體舉措,是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具體行動。要充分認識江蘇水運資源的特色優勢,發揮水運資源“面廣、量大、點多、成網”的特點,以高質量水運建設,支撐江蘇發展新實踐;要深入研究水運資源的功能作用,從產業布局和新質生產力發展、多功能融合、水文化傳承、法律法規完善等視角,把握水運江蘇的建設和發展重點;要加快建設水運江蘇重點工程,圍繞既定的目標任務,堅持系統觀念,加快推進航道等級提升、船舶港口“智改數轉網聯”、龍頭企業培育,解決好“有河無道”等問題,提升項目綜合效益。
省人大機關有關負責同志參加調研,全國人大代表唐洪武,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水利廳,河海大學、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省港口集團等相關負責同志參加調研或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