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梁溪區人大代表張皓駿現任無錫市梁溪區山北街道惠峰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他深耕社區服務一線十八載,在社區書記崗位上實干篤行,發揮“領頭雁”作用;在人大代表履職中積極作為,用心用情架起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著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深入群眾聽民意 當好居民貼心人
作為人大代表,張皓駿始終牢記“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初心使命。他堅持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切實解決難題。針對居民集中反映的山北中學校門前高峰時段交通擁堵、存在安全隱患問題,他深入調研,多方協調,最終推動由金佳物業負責秩序維護和交通疏導。同時,他積極提出在惠峰路增設公交站點的建議,有效緩解了惠峰新村及周邊道路的交通壓力。轄區年輕媽媽們提議希望增設讀書休閑場所,他就發動共建單位改造轄區閑置空間成為“薈”學習共享自習室。在走訪中,他高度關注老年群體的個性化需求,聯合良子公益服務社推出“幸福味道”助老便民及綜合家政服務項目,常態化開展為孤寡老人免費理發、修腳等活動,一系列精準的適老化服務切實提升了社區老年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多方聯動解難題 辦好民生微實事
惠峰新村是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老舊小區,設施老化、屋頂滲漏、墻面脫落、管線雜亂等問題突出,居民改造意愿強烈。張皓駿積極發揮代表作用,組織街道建設部門、居民代表等多次召開協商會,實地勘查,共同謀劃改造方案。在他的推動下,小區完成了8處裸露燃氣管道防撞欄加裝工程,對199幢樓棟、75處私房、7個集中式車庫進行了修繕,并對社區內零散的小廣場進行了整合改造提升。2024年夏天,新村內澇嚴重,張皓駿多次協調區水利局、產權單位,最終確定“易澇點改造+管網升級”方案,一個月完成排水網管疏通清理、250余米舊管更換及大功率污水泵安裝,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有效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痛點難點問題,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創新機制優服務 甘做“大廳”守護者
張皓駿始終將服務群眾“零距離”作為工作準則。為方便居民辦事、更直接地了解訴求,他主動將辦公室從二樓搬至社區服務大廳門口,面對面接待群眾,現場解決問題。這種貼近群眾的工作方式,讓他贏得了居民們親切的稱呼——“大廳書記”。為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他按網格片區建立微信群、QQ群,并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履職平臺,暢通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努力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他還創新制定了服務群眾“四個一”(一進門、一問候、一聯系、一站式服務)和“三上門”(每月上門走訪殘疾人、高齡老人、低保戶)工作制度,確保特殊群體關懷到位。
“我是社區書記,也是人大代表,用心用情守護人民群眾是我的使命。”張皓駿同志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社區居民的承諾,展現了新時代基層干部和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肖文洲)